说起酒庄,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停留在海外的葡萄酒庄园,而对于中国白酒酒庄(以下简称白酒酒庄)却知之甚少,认为白酒酒庄是以葡萄酒酒庄为借鉴的“西学东用”模式化产物。其实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白酒酒庄发展已与葡萄酒酒庄截然不同,其不仅具有十分丰厚的文化根源,在原料、品质、风格更别具一格,走出了与产业繁荣交相辉映的发展之路。
尤其在中国酒业协会深刻认识到白酒酒庄对产业的巨大推进作用后,于2014年成立“中国白酒酒庄联盟”(2019年更名为白酒酒庄管理委员会,2022年更名为白酒酒庄管理工作委员会)积极推动白酒酒庄的发展建设。经过数年发展,在中国酒业协会和业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白酒酒庄的概念已广泛得到了社会认可,白酒酒庄价值也得到了行业重视,已经明显开始升温发热。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表示,白酒酒庄是白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新商业模式探索,是中国白酒品质和价值的极致表达,将成为未来白酒消费体验的新场景,这种消费体验是“天人合一、种酿合一、酒文合一、酿学合一、酒旅合一、酿藏合一、品饮合一、酒养合一、酿销合一”九大理念的集合,能与消费者形成良好互动的重要性,能让消费者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中国酒业协会也在《“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产区、酒庄、标准三大体系已经成为全球酒类产业公认的品质价值表达体系,而白酒酒庄涵盖了产区、标准两个概念,更能集中体现酒的品质与价值。在“十四五”期间,中国酒业将形成产区、酒庄、标准等为一体的中国酒类品质与价值表达体系上,继续推进白酒酒庄建设,让品质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信中国白酒、中国酒类产业也将在酒庄建设的推动下实现质的飞跃。
回看白酒酒庄发展,当前的酒庄的品质和价值的表达通常基于历史文化、传统酿造、品质体现、品牌彰显等方面;而随着中国酒业协会引领下,各酒企一起对白酒酒庄建设的实践,未来酒庄的品质和价值的表达将更多的立足于产区特色、生态资源、酿酒原粮、消费体验等方面,并借助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质量溯源体系,让产品品质不断升级,走出一条极致品质的稀缺性表达与个性化表达之路。而从酒企发展而言,白酒酒庄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名酒企业品牌、品质再提升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快速打造品牌、提升酒类品质的必由之路。
白酒酒庄的显著特点
一是体现在自然生态的稀缺性上。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酒自古而来,天人共酿,一方水土方能酿出极具风格的一方美酒。白酒酒庄作为产区的极致表达,不仅涵盖特色产区的山、河、水、木、微等生态资源,限定的酿酒原料的采用范围,更是增加了对生态环境的高度依赖性,这也让白酒酒庄的酒体在水、粮、曲、窖、技这源头上,就保证了其稀缺性。
二是体现在酿造过程的极致性上。口耳相传的工艺传承、不断精进的酿酒巧匠、融入酒中的风土人情、严苛遵守的酿酒流程...白酒酒庄酒在酿造过程中,可以说将传统与品质的追求表现到了极致,是对匠人、匠物、匠心的极致追求,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可以说,每一滴酒庄酒都代表了该企业的对历史的尊崇、对匠人的推崇、对品质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