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船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整船物资有效装载容积扩大20%,“带货”实力再升级;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天舟货运飞船六度携手,测发时间进一步缩短、流程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将聚焦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29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
5月10日晚间,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这是2023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首次发射,也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飞行任务。此次的“天舟快递”有何升级?发射任务有哪些看点?
看点一 新一组批生产的货运飞船“首发”
5月5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转入独立飞行阶段。如今,中国空间站又迎来了新伙伴。
本次发射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承担着空间站物资保障、在轨支持和空间科学实验的任务。相较于空间站全面建造阶段发射的天舟四号、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有着“不凡”的身份——我国载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发射的首发航天器;我国改进型货运飞船首发船;天舟六号到天舟十一号组批生产的首发货运飞船。
作为空间站的地面后勤补给航天器,天舟货运飞船采用型谱化方案,设计了满足不同货物运输需求的全密封货运飞船、半密封货运飞船和全开放货运飞船3种型谱。
截至目前,天舟一号至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均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其中天舟六号为改进型全密封货运飞船,是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的货运飞船。
为了满足密集发射需求,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在天舟货运飞船生产过程中实行组批生产方式,即天舟三号至天舟五号一批生产研制,天舟六号至天舟十一号一批生产研制,从而确保同一批次的外形、功能相似或相近。
从天舟六号开始,技术团队针对后续任务需求,对货运飞船进行了系统升级,如对货物舱进行较大改进,大幅度增强密封舱的货物运输能力等,给航天员提供的物资可以支撑更长的时间。
看点二 “带货”实力再升级
天舟货运飞船承担了补给空间站推进剂消耗以及运送航天员生活物资的使命,对于空间站的后勤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任务中,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装载258件(套)货物,运输物资总重约5.8吨,包括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约700千克补加推进剂和多项实(试)验载荷。
中国航天员中心高级工程师、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尹锐介绍,此次携带的航天员生活物资主要包括服装、食品、饮用水等,其中新鲜水果重达71千克,约是天舟五号携带水果重量的两倍,可满足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乘组需求。
一艘货运飞船,其“带货”实力——货物装载能力的强弱是其“硬核”评判标准。因此,如何有效提升货物装载能力成为天舟六号的研制重点。
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系统团队将全密封货运飞船拓展为标准型8个贮箱和改进型4个贮箱两种状态,根据空间站补加推进剂上行需求选用。
改进型全密封货运飞船拓展了全密封货运飞船型谱,提高了密封舱货物装载能力,可使货运飞船发射频次由2年4发降低至2年3发,切实提高空间站工程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