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人讲劳模故事》系列短视频第五十期讲述的劳模人物是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李熏。
1950年,李熏获谢菲尔德大学冶金学博士学位后,正值华年,某些英国同行向李薰一再暗示,倘若他加入英国国籍,前程会青云直上。但当李薰收到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邀他回国组建金属研究所的信件后,摆脱了各方面的纠缠,毅然回国。
1953年4月10日,周总理亲自签署通知书,任命李熏为金属研究所所长。他考虑到沈阳地处鞍钢、本钢、抚钢和大连钢厂几大钢厂中心,更有利于服务新中国钢铁建设,放弃了金属所原来的选址地首都北京,而选定了东北工业中心城市沈阳。
20世纪50年代末,李薰主导发展高温合金和高强度材料,金属研究所为中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发射第一枚重返地面的人造地球卫星、造出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建成第一艘核潜艇等,成功地研制出某些关键材料,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当时艰苦的科研条件下,李薰与同志们一起夜以继日,经过五年艰苦奋斗,完成了中国科学院下达给金属研究所一项有关核燃料元件生产流程与定型的紧急任务。这一任务,全部达到并部分超过苏联的工艺标准。
李熏为金属所发展奋斗了32年,他既将目光放在国际金属研究的前沿,又始终坚持科学研究要符合国家建设,为我国的国防和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期视频由中国工业博物馆讲解员王雪为大家讲述。